返回首页

土茯苓_苗药名:薄丈达别名_性味_功效_主治_附方_参考文献

来源:www.csjiankang.com  时间:2023-05-20 19:43:13    编辑:星星草   浏览:
橙色健康  2023-05-20 19:43:13    编辑:星星草   阅读
汉语拼音
Tufuling
苗药名
薄丈达
苗药拼音
bod zangd dak
别名
bid dut dux比都独(贵州松桃),uab nex daid蛙努歹(贵州黔南),mob ndruk冒都(贵州毕节)
中药材基原
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茎。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 攀援状灌木,长1~4m。根茎块根状,有明显结节,着生多数须根。茎与枝条光滑无刺。单叶互生;叶柄长0.5~2cm,具狭鞘,常有纤细的卷须2条;叶片薄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6~20cm,宽1.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下面常被白粉,基出脉3~5条。伞形花序单生于叶腋,通常具10余朵花;雄花序总花梗长2~5mm,通常明显短于叶柄,在总花梗与叶柄之间有1芽;花序托膨大,连同多数宿存的小苞片多少呈莲座状,宽2~5mm,花绿白色,六棱状球形,直径约4mm ;雄花外花被片近扁圆形,宽2mm,兜状,背面中央具纵槽,内花被片近圆形,宽约1mm,边缘有不规则的齿;雄花靠合,与内花被片近等长,花丝极短;雌花序的总梗长约1cm,雌花外形与雄花相似,但内花被片边缘无齿,具3枝退化雄蕊。浆果直径6~8mm,熟时黑色,具粉霜。花期5~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 生于海拔1 800m以下的林下、灌木丛中,河岸或山谷中。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等省区。
栽培与养殖
喜温暖气候,耐干旱、荫蔽。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及粘壤土为好。种子繁殖,春季播种,按行距20cm开沟条播。移栽,按行株距25cm×25cm开穴,每穴1株。苗高30cm,搭棚架,以利茎攀援。生长期松土,除草1~2次。
采收加工
秋末初冬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置于开水中煮数分钟,再切片,晒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1~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无臭,味微甘、涩。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下皮为3~5列黄棕色细胞,排列紧密,壁较厚,木化,有的具壁孔。皮层中散在大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薄壁细胞径向延长;散列有限外韧型维管束,中心分布较密;木质部通常有两个大的导管及数个较小的导管;韧皮部含有少量纤维。薄壁细胞含有大量淀粉粒。 粉末淡棕色。淀粉粒最多,单粒类圆形,直径13~34μm,脐点呈叉状、星状、人字状、点状;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或散在,针晶长40~144μm。石细胞类椭圆形,类方形或三角形,直径25~128μm,孔沟细密;另有深棕色石细胞,长条形,直径约50μm,壁三面极厚,一面菲薄。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多见,直径20~23μm。纤细稀少,较细长,两端锐尖,直径18~35μm,壁厚,胞腔呈窄缝状,孔沟明显。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在60℃水浴上加热10分钟,滤过,滤液做以下试验:①取滤液2ml,置带塞试管中,用力振摇1分钟,产生多量蜂窝状泡沫,放置10分钟,泡沫不明显减少(检查皂苷)。②取滤液2ml,置试管中蒸干,加醋酐0.5ml,再沿管壁加浓硫酸,两液界面呈现紫红色环。 (2)薄层色谱:样品制备:取本品粉末5g,加乙醇50ml,于水浴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残渣加稀硫酸20ml,回流水解3小时,放冷,用氯仿提取两次,每次20ml,合并氯仿液,用少量水洗去氯仿中的酸,蒸去氯仿,残渣加少量已烷溶解,供点样用。吸附剂为硅胶G,用7.5%硫酸银水溶液调匀铺板。展开剂:氯仿-醋酸乙酯(9:1),展距11cm。显色剂:饱和磷钼酸的乙醇溶液。喷雾后,于110℃烘5分钟。结果:薯蓣皂苷元、皂苷元以及样品斑点均显蓝色。
化学成分
根茎含有落新妇苷(astilbin)、异黄杞苷(isoengeletin)、胡萝卜苷(daucosterol)、琥珀酸(suc-cin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1]、黄杞苷(engele-tin),3-0-咖啡酰莽草酸(3-0-caffeoyl-shikimicacid)、莽草酸(shikim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葡萄糖(glucose)[2]。另含3,5,4'-三羟基苷(resveratral)、(-)-表儿茶精[(-)-epicatechin][3]。土茯苓苷(tufulingoside)、槲皮素(quercetin)、豆甾醇-3-0-β-D-吡喃葡萄糖苷[4]。异落新妇苷(isoastilbin)[5,6]7、6'-二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及花旗松素[7]、鞣质、树脂、薯蓣皂苷元及微量挥发油[8]。
药理作用
1.抗炎及免疫抑制  土茯苓水提取物100~200mg/kg在抗原致敏及攻击后给药均明显地抑制三硝基氯苯(picryl chloride)所致的小鼠接触性皮炎和羊细胞所致的足蹠反应,以攻击后给药作用最强。土茯苓还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壳及蛋清所致的小鼠足蹠炎症反应。土茯苓对小鼠抗羊红细胞(SRBC)抗体生成细胞无明显影响,但其溶血空斑明显地较对照组为大,同时血清溶血素水平未见降低,并呈增加趋势。以上结果表明,土茯苓对体液免疫无抑制作用,但可选择性地抑制细胞免疫反应[1]。
2.β-受体阻滞样作用  兔灌喂土茯苓醋酸乙酯提取物0.5g/kg,能防止静脉注射肾上腺素50μg/kg引起的心率加快、T波倒置、室性早搏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离体大鼠心脏的心率和收缩振幅可因给予1μg异丙肾上腺素而迅速增加,当灌流液中加入土茯苓醋酸乙酯提取物,浓度大于50mg/L时可使心率逐渐减慢,收缩幅度逐渐降低;离体豚鼠左心房肌条实验中,土茯苓醋酸乙酯提取物133~266mg/L能使异丙肾上腺素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而对氯化钙的量效曲线无影响,此项作用特点与普萘洛尔相似[2]。
3.抗菌作用  用改良方法测定土茯苓水煎液(I)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8种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为Ⅰ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有极强的抑菌活性和很高的抑菌率;对大肠杆菌、溶血链球菌、绿脓杆菌、鼠伤寒沙门菌的抑菌活性稍弱。结果表明Ⅰ液具有较强的抗细菌活性及较宽的抗菌谱[3]。
4.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采用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不完全脑缺血模型,分别测土茯苓苷在离体、在体情况下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土茯苓苷可明显延长不完全脑缺血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提高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缩小脑梗塞面积。离体研究也表明,土茯苓苷抗氧化作用极为明显[4]。
5.抗胃溃疡作用  制作以水浸应激、利血平、幽门结扎所致的实验胃溃疡小鼠模型,从不同角度观察土茯苓苷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土茯苓苷能减少胃粘膜脂质过氧化反应,抗自由基损伤,促进胃液分泌,提高胃液pH值,从而不同角度保护胃粘膜,减少胃溃疡的发生[5]。
性味
味甜,性热。入冷经。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性热,味甘,入冷经。” (2)《苗族医药学》:“入冷经。” (3)《苗族药物集》:“性热,味甜,入冷经。” (4)《滇南本草》:“气味甘淡。”
功效
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
主治
主治风湿疼痛,筋骨挛痛,淋浊,泄泻,梅毒,痈肿,疮癣,瘰疬,汞中毒。 (1)《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除湿,止痛,利湿。治风湿疼痛。” (2)《苗族医药学》:“除湿,止痛。” (3)《滇南本草》:“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杨梅疮,服之最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肝肾阴虚者慎服。忌犯铁器,服时忌茶。
附方
1.风湿疼痛土茯苓15g,八爪金龙10g,四块瓦10g,岩马桑8g,炖猪蹄服。(《苗族医药学》) 2.小便不利土茯苓30g,玉米须15g,水煎服。(《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3.治杨梅疮毒土茯苓50g或15g,水酒浓煎服。 4.治大毒疮红肿土茯苓,为细末,好醋调敷。(3~4方选自《滇南本草》) 5.治白喉土牛膝根30g,土茯苓30g,水煎服。(《中国民间单验方》) 6.治小便不通土茯苓20g,白茅根20g,煎水,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服20ml。 7.治病后体虚土茯苓65g,团鱼1个,团鱼去尽内杂(不洗),合药炖服。 8.治骨折土茯苓200g,打不死250g,研粉,用酒炒后敷患处。(6~8方选自《贵州中药资源》)
制剂
(1)百草骨质宁膏:由土茯苓、草乌、老鹳草、铁筷子、见血飞等数味药组成。具散结止痛,驱风除湿,活血化瘀功效。用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 (2)保阴净洗液:由苦参草、红土茯苓、蛇床子、野花椒、黄柏等数味药组成。具清热解毒,杀虫止痒功效。主治妇女霉菌性、滴虫性、非特异性阴道炎,子宫颈糜烂引起的阴痒、红肿、灼痛等。(《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曹正中,等.中草药,1993,24(5):234
[2]Chien NQ,et al.Pharmazic,1979,34(12):841
[3]张敏,等.中药材,1995,18(4):194
[4]李伊庆,等.中草药,1996,27(12):712
[5]陈广耀,等.中国中药杂志,1996,21(6):355
[6]李伊庆,等.药学学报,1996,31(10):761
[7]易以军,等.药学学报,1998,33(11):873
[8]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6
药理
[1]徐强,等.中国免疫学杂志,1993,9(1):39
[2]张克锦,等.中草药,1991,22(10):460
[3]红莉莲,等.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2,23(5):239
[4]丁岩,等.中国新药杂志,2000,9(4):238
[5]杜鹏,等.中草药,2000,31(4):277
现代临床研究
[1]高培德.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3,10(1):14
[2]徐兰芳.海峡药学,1997,9(3):112
[3]洪鸾,等.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7,10(2):111
[4]何志国,等.黑龙江中医杂志,1994,(1):47
[5]周萍.湖南中医杂志,1994,10(2):36
[6]杨庆山,等.中国新药杂志,1992,1(3):56
苗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参考
《中华本草》苗药卷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