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乌韭_苗药名:都木油别名_性味_功效_主治_附方_参考文献

来源:www.csjiankang.com  时间:2023-05-20 19:43:16    编辑:星星草   浏览:
橙色健康  2023-05-20 19:43:16    编辑:星星草   阅读
汉语拼音
Wujiu
苗药名
都木油
苗药拼音
ndut mongx youx
别名
中药材基原
为鳞始蕨科植物乌蕨的叶及全草。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乌蕨Sphenomeris chinensis(L.)Maxon 多年生草本植物,陆生中型蕨类,植株高30~80cm。根茎短,横走,密生深褐色鳞片,叶近生;叶柄禾秆色,有光泽,长15~30cm;叶片厚草质,长圆软披针形或狭卵形,长20~45cm,宽5~12cm,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0~15对,基部的对生,其余互生,有柄,阔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至近尾状,长5~12cm,宽2.5~5cm;二回羽片6~10对,互生,有柄;羽片近卵形,先端渐尖,二回羽状深裂,长2~3cm,宽1~1.5cm;末回羽片2~3对,互生,倒卵形、阔楔形或近菱形,长5~10mm,宽4~5mm,两侧有1~2对楔形裂片;叶脉二叉分支。孢子囊群小,生于裂片先端的小脉先端,每裂片1~2枚;囊群盖厚纸质,杯形或浅杯形,口部全缘或多少啮断状。
栽培与养殖
生于海拔200~1 900m的林下、路边或空旷处。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北达陕西南部。
采收加工
夏、秋季挖取带根茎的全草;去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粗壮,长2~7cm,表面密被赤褐色鳞片,上方近生多数叶,下方有众多紫褐色须根。叶柄长10~25cm,直径约2mm,呈不规则的细圆柱形,表面光滑,禾秆色或基部红棕色,有数条角棱及1条凹沟;叶片披针形,三至四回羽状分裂,略皱折,棕褐色至深褐色,小裂片楔形,先端平截或1~2浅裂;孢子囊群1~2个着生于每个小裂片先端边缘。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近圆形,壁稍厚。下皮层棕红色,由数列多角形的厚壁细胞组成,内含淀粉粒。皮层宽,薄壁细胞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腔内充满淀粉粒。内皮层明显,细胞呈扁长方形,中柱鞘为2~3列薄壁细胞。中柱为管状中柱。
化学成分
叶含牡荆素(vitexin),丁香酸(syringic acid),丁萘酚(kaempferol),原儿茶醛(procatechual-dehyde),原儿茶酸(procatechuic acid)[1]。
药理作用
1.乌蕨的抗菌作用  乌蕨的抗菌作用与黄连、黄芩相近,而强于穿心莲,是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中草药[1]。
2.乌蕨的解毒作用  乌蕨醇提取物B和C能明显降低小鼠砷中毒的死亡率,乌蕨醇提取物C可使小鼠对砷耐受量提高,使其LD50从31.1±4.3mg/kg提高到38.2±5.9mg/kg。乌蕨乙醇提取物及其残余物对小鼠氯化铵中毒虽可降低其死亡率,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
3.乌蕨的毒性研究  乌蕨水煎液,24小时、5次、按0.2ml/10g灌胃小鼠,14天内小鼠未出现中毒症状。LD50>100g/kg[3]。
4.乌蕨对豚鼠无致敏作用  对家兔长达4个月的皮肤毒性试验表明,在大于临床用量20倍的情况下,对家兔的生长发育、血液学、生化及病理组织学指标未见不良影响[3]。
性味
味苦,性冷。入热经。 (1)《湖南药物志》:“苦,微寒。” (2)《贵州中草药名录》:“味苦,性平。” (3)《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微苦,寒。归肝、肺、大肠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止血。
主治
主治风热感冒,中暑发痧,泄泻,痢疾,肝炎,白浊,白带,吐血,便血,尿血。 (1)《湖南药物志》:“退热,利尿,健胃,消肿。” (2)《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清热、解毒、利湿、止血。” (3)《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用于风热感冒,中暑发痧,泄泻,痢疾,白浊,白带,咳嗽,吐血,便血,尿血,牙疳,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鲜品90~150g;或绞汁。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研末外敷;或煎汤洗。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流感,咳嗽,肠炎,痢疾用马蕨鲜品90~150g,或干品60~90g,水煎服;或水煎浓缩成棕色固体,研末内服。(《中草药土方土法》) 2.治黄疸乌韭15g,黑豆子30g,灯草0.6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3.治感冒咳嗽鲜乌韭叶200g,捣烂绞汁服。 4.治痢疾鲜乌韭全草、鲜水蜈蚣全草各50g,水煎服。 5.治肝炎鲜乌韭全草150g,地星宿50g,水煎汁分3次服,连服15天。(3~5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制剂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上野明,等.药学杂志(日),1963,83:420
药理
[1]陈明,等.右江民族医药学报,2001,23(4);523
[2]杨敬格,等.中国中药杂志,1989,14(3):46
[3]陈明,等.中医药学报,2000,28(6):48
苗药名出处
贵州铜仁地区
参考
《中华本草》苗药卷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