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梧桐子_苗药名:嘎龚豆搓洛别名_性味_功效_主治_附方_参考文献

来源:www.csjiankang.com  时间:2023-05-20 19:43:07    编辑:星星草   浏览:
橙色健康  2023-05-20 19:43:07    编辑:星星草   阅读
汉语拼音
WutongZi
苗药名
嘎龚豆搓洛
苗药拼音
ghab jongx det hsob nox
别名
飘儿果,桐麻豌
中药材基原
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种子。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L.f.)Marsili 落叶乔木,高达16m。树皮青绿色,平滑。单叶互生,叶柄长8~25cm;叶片心形,掌状3~5裂,直径15~20cm,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脉7条。圆锥花序项生,长20~50cm,花单性或杂性,淡黄绿色;萼片深裂,裂片5,长条形,向外蜷曲,长7~9mm,外面被淡黄色短柔毛,无花瓣;雄花由10~15枚雄蕊合生,花丝愈合成一圆柱体,约与萼片等长;有退化雄蕊围生子房基部,子房由5心皮联合,部分离生,花柱长,柱头5裂。蓇葖果膜质,有柄,长6~11cm,宽1.5~2.5cm,被短绒毛或几无毛,在成熟前每个心皮由腹缝开裂成叶状果瓣。种子2~4,球形,直径约7mm,干时表面多皱纹,着生于叶状果瓣的边缘。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栽培与养殖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
秋季种子成熟时将果枝采下,打落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种子球形,状如豌豆,直径约7mm,表面黄棕色至棕色,微具光泽,有明显隆起的网状皱纹。质轻而硬,外层种皮较脆易破裂,内层种皮坚韧。剥除种皮,可见淡红色的数层外胚乳,油质,子叶2片薄而大,紧贴在内胚乳上,胚根在较小的一端。 以饱满、完整、淡绿色者为佳。 粉末特征:淡黄色。①外种皮石细胞表面观多角形,直径6~22μm,侧面观长方形,长38~48μm,细胞腔小。②内种皮栅状细胞长柱状,长约190μm,两端平截,直径10~13μm,层纹及胞腔不明显。③外胚乳为浅红棕色薄壁细胞,细胞壁呈念珠状增厚,直径15~30μm。④淀粉粒存在于内胚乳细胞中,单粒类球形、长椭圆形、广卵形、梨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13μm,脐点点状、短缝状、人字状及星状,层纹不明显。
化学成分
含脂肪油,其脂肪酸有苹婆酸(otercu-li acid),锦葵酸(malvalic acid)
[1]等;还含有止血作用的生物碱[2]及咖啡碱(caffein)[3]。
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  给麻醉兔、猫静脉注射梧桐子总生物碱(TAW)0.3g/kg和1.1g/kg,能使血压迅速下降,但不持久,同时出现心率减慢;将TAW 0.3g/kg静脉注射犬,2.5g/kg注入麻醉猫十二指肠,也呈现血压下降;实验还表明TAW降压作用与M受体有关,可能是抑制胆碱酯酶导致兴奋M受体[1]。
2.止血作用  梧桐子煎剂可使大鼠创伤性出血时间缩短,但对家兔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等皆无明显影响[2]。梧桐子总生物碱84mg/kg腹腔注射或168mg/kg灌胃,对大鼠断尾出血皆有明显的止血作用[3]。给家兔每日灌服梧桐子粉混悬液6g/kg,连续3天,实验结果证明,梧桐子具有明显的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4,5]。梧桐子总生物碱对免循环血小板聚集也有促进作用[6]。因此,梧桐子及其总生物碱的止血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有关[3~6]。
3.毒性  梧桐子煎剂120g/kg,水酊剂50g/kg一次灌胃,对小鼠无明显毒性[12]。梧桐子总生物碱0.84g/kg、1.68g/kg、3.36g/kg注射小鼠及1.68g/kg、4.2g/kg灌胃小鼠,无中毒及死亡[3]。梧桐子的水溶性提取物,每1g含原生药9g,给大鼠每次灌胃150g/kg(按体重计算相当于人用量的100倍),对大鼠无明显毒性[5]。
性味
味甜,性微热。入冷经。 (1)《湖南药物志》:“甘,寒。” (2)《贵州草药》:“性平,味甘。”
功效
顺气和胃,健脾消食,止血。
主治
主治胃脘疼痛,伤食腹泻,疝气,须发早白,小儿口疮,鼻衄。 《贵州中草药名录》:“活血止血,祛湿健脾。治胃病,少年白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2~3g。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敷。
注意事项
附方
治疝气梧桐子炒香,剥壳食之。(《贵州省中医经验秘方》)
制剂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Shimadate T,et al.C A,1976,85:145157w
[2]车锡平,等.中草药,1985,16(5):212
[3]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第二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399
药理
[1]邱培伦,等.中草药,1985,16(6):283
[2]车锡平,等.西安医学院学报,1983,4(2);142
[3]车锡平,等.中草药,1985,16(5):212
[4]邱培伦,等.中草药,1983,14(2):29
[5]李振富,等.陕西新医药,1986,15(11):6
[6]杨亚惠,等.西安医学院学报,1983,4(2):146
现代药理研究
[1]李振富,等.陕西新医药,1986,(11):7
[2]邱培伦,等.西安医学院学报,1984,5(4):263
苗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参考
《中华本草》苗药卷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