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樟木_苗药名:豆收_别名_性味_功效_主治_附方_参考文献别名_性味_功效_主治_附方_参考文献

来源:www.csjiankang.com  时间:2023-05-20 19:43:00    编辑:星星草   浏览:
橙色健康  2023-05-20 19:43:00    编辑:星星草   阅读
汉语拼音
Zhangmu
苗药名
豆收
苗药拼音
det dleb
别名
ndut blol不罗(贵州铜仁),det hat豆旱(贵州黔南),zid songt枳梭(贵州毕节)樟树皮,樟皮,香樟木,吹风散,傜人柴,小叶樟,香樟
中药材基原
为樟科植物樟的根、树皮。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樟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m。树皮灰黄褐色,纵裂。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枝无毛。叶互生;叶柄细,长2~3cm,无毛;叶片薄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cm,宽2.5~5.5cm,先端极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有时边缘呈微波状,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发绿色,微有白粉,两面无毛,或下面幼时约被微绒毛,离基三出脉,侧脉及支脉脉腋在腋下面有明显腺窝,叶上面明显隆起,窝内常被绒毛。圆锥花序胶生,长3.5~7cm,无毛,有时节上被白色或黄褐色微绒毛。花两性,长约3mm,绿白色或黄绿色;花梗长1~2cm,无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mm,花被裂片椭圆形,长约2mm,花被外面无毛,或被微绒毛,内面密被短柔毛,能育雄蕊9,长约2mm,花丝被短绒毛;退化雄蕊3,箭头形,位于最内轮,长约1mm,柄被短绒毛;子房球形,直径约1mm,无毛,花柱长约1mm。果实近球形或卵球形,直径6~8mm,紫褐色;果托杯状,长约5mm,先端平截,直径达4mm。花期4~5月,果期8~11月。 生于山坡或沟谷,也常栽培于低山平原。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
栽培与养殖
生物学特征:喜温暖湿润气候。幼树及大树的嫩枝对低温、霜害较敏感。根深,萌芽力强,幼龄树需阳光充足,生长较快。不耐旱,能耐短期滩水,忌积水。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气温16~23℃。宜在土层深厚、肥沃、水湿条件较好的山坡下部、山谷、河旁冲积地带种植。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选择40~60年生优良的母树留种,种子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开始成熟,成熟后,果皮呈紫黑色。果实采回后用清水浸泡1~3天,搓去果肉,但不可用力过猛,避免破伤种皮,影响发芽率。搓洗后用清水冲去果肉,再拌草木灰脱脂12~24小时,再洗净晾干。随采随播或用湿沙、锯屑、谷壳等层积贮藏,播种前用50℃温水间歇浸种,连续3~4次,可提前10~13天前发,出芽均匀,发芽率可提高15%20%。冬季至早春播种,多用条播,条距25cm,播种后,覆土,盖草。幼苗出土达20%~30%时,把草揭去。幼苗长出3~4片真叶,开始间苗,移植,并经常除草松土。7~9月是苗木生长旺盛期,应加强抚苗,增施追肥,适当灌溉。入秋后,停止施肥,灌水,使苗梢木质化,否则嫩芽易受冻害。樟树主根特别长,侧根、须根很稀少,因此,在苗期做好切根或嫩苗移植。一年生苗高50~60cm时,可出圃造林。每1hm2合理造林密度1500~1800株。樟树纯林病虫害多,最好营造混交林,用于四旁绿化造林,最好培养三至五年生的大苗,宜在春季芽孢萌动之前造林(栽植时做到苗正、根舒、压实。栽植后如枝、叶枯死,可立即截子,让苗木基部再发新苗)。 田间管理:幼林要中耕除草,深翻扩穴,抹芽修枝等,遇旱注意浇水。不断改善林土生长环境,待幼林郁闭后,可每隔1~2年铲除杂草灌木松土1次。 病虫害防治:白粉病,在气温高、湿度大、苗木过密、通风不良的条件下最易发生,用石流合剂喷射。黑斑病,拔除并烧毁病苗,用0.5%高锰酸钾或甲醛溶液消毒,防止蔓延。樟叶蜂,用90%敌百虫或50%敌百虫,50%二溴磷乳剂,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喷杀。樟巢螟,用90%敌百虫4000~5000倍液喷射。樟天牛,用铅丝刷刷产卵疤痕,刺杀卵或初孵幼虫。
采收加工
定植5~6年成材后,通常于冬季砍收树干,锯段,劈成小块,晒干。
药材鉴别
形状鉴别 樟木呈长圆形、对剖半圆柱形或不规则的段或小块,长5~20cm,直径2~10cm。表面黄白色,带皮者皮部黄绿色或黄棕色,有细皱纹及横长皮孔,纹理顺直。横断面黄色,放射状纹理,年轮明现。质重而硬。有强烈的樟脑香气,味辛有清凉感。 以块大、香气浓郁者为佳。 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角质增厚,皮层石细胞成群,类方形或不规则形,壁厚,孔沟明显,胸腔大,纹理细密,皮层及韧皮部可见众多油细胞,纤维群由数十个细胞层组成,黄色,韧皮部纤维多单个散在,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余为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射线2列。
化学成分
木材含挥发油3%~5%,主要成分为樟脑(camphor),尚含1,8-桉叶素(1,8-cinaole),α-蒎烯(α-pincne),樟烯(camphene),柠檬烯(limo-nene),黄樟醚(safrole),α-松油醇(α-terpineol),香荆芥酚(carvacrol),丁香油酚(eugenol),荜澄茄烯(cadinene),甜没药烯(bisabolene),α一樟脑烯(α-camphorene)等[1]。心材中还含有一种新的环戊烯酮化合物:5-十二烷基-4-甲基-2-环戊烯酮(5-dodecanyl-hydroxy-4-methyl-2-cyclopen-tenone)[2]。
药理作用
性味
味麻、涩,性热。入冷经。 (1)《贵州中草药名录》:“味辛,性温。” (2)《湖南药物志》:“辛,微苦。”
功效
祛风散寒,温中理气,活血通络。
主治
主治风寒感冒,胃寒胀痛,寒湿吐泻,风湿痹痛,跌仆伤痛。 (1)粮州草药》:“驱风,行气,温中,镇痛。” (2)《贵州中草药名录》:“温中散寒,祛风除湿。治胃寒疼痛,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全身瘙痒,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研末,3~6g;或泡酒饮。外用:适量,煎水洗。
注意事项
孕妇禁服。
附方
1.治胃肠炎樟树皮、辣蓼根各10g,水煎服。 2.治风湿麻木樟树皮、老生姜、生葱头各等量,捣烂加酒炒热,外包患处。 3.治劳伤疼痛樟树根、铁筷子、辣蓼根、鹅不食草各20g,泡酒1000ml,每次服15~20ml。(1~3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4.治风寒感冒香樟树皮15g,煨水服。 5.治疝气香樟果实3个,研末,开水吞服。(4~5方选自《贵州草药》) 参考文献化学成分 [1]徐国钧.药材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09 [2]DaisukeT,etal.Phytochemistry,1979,18(3):488
制剂
参考文献
苗药名出处
贵州黔东南地区
参考
《中华本草》苗药卷
热门图文